发布时间:2023-04-10 18:5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223)
去年《后浪》风波犹未褪去,,邀请所有人来听“年轻人自己的演讲”。
同一天,,有的以情动人,有的发表知识新青年宣言,有的高喊这一代青年不被定义。
有表达就会有争议,就像曾经的“前浪”与“后浪”之争一样,,甚至在某个意外因素的带动下,成为了“资本家”和“打工人”之争。
这次五四青年节,平台都在表达些什么?青年人又在关注些什么?究竟是一场公关自嗨还是属于青年人的肺腑之言?我们结合新榜数据看了看。
B站这一次没有邀请何冰这样的前浪出镜,而是以“我不想成为怎样的人”的命题作文形式,收集了来自全国各省市955位初中生的回答,再通过2个初中生的演讲表达出来。
他们说,“不想做一个拿着锯子的人,随时随地把人群锯成两半”,……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2万条弹幕里,许多人被激励和感动,为之欢呼、落泪和加油,但也有人将这条视频视作,认为是相同的操作思路一以贯之。
因为在视频的一开始,这次演讲的目标对象似乎就是,而他们口中那些不想成为的模样,是很多大人的现状,“分裂”就此出现。
不过,相比于《后浪》一天就获得37篇10万+公众号推文的出圈阵势,《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尽管争议仍在,水花却小了很多,,也未能引起全平台的大规模讨论。
如果说B站的视频是后浪对前浪的一次喊话,就像是青年人自我视角的审视和对外界质疑的回应。
快手将平台上的视频拼接在一起,展现这一代青年人“脆弱”而坚强、随性也会正面刚、温和却有力量的多面性,不出错、但似乎也没有去年“奥利给”视频刷屏的惊喜和激动。
和B站、快手都不一样的是,知乎没有演讲、没有长文案,而是做了一部。
微电影名为《重逢》,以去年为保卫边疆而牺牲的肖思远烈士为故事原型,从他的奶奶为切入口,先喜后悲,有笑有哭。在电影最后,知乎打出了一句话:“这代人的问题,会找到这代人的答案。”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共青团中央和知乎联合出品的五四微电影《重逢》”,点赞第一的回答是这么说的:
“这是一部足够普通的微电影,环境普通,人物普通,故事结构也不复杂……。”
,没有向青年喊话,而是拿出数位小红书年轻一代创作者的案例,表达他们的态度,吐露年轻人的心声。
整条视频采用的是问答形式,在视频的最后,小红书以一句点题收尾。
尽管多家平台和品牌在五四青年节上下足了功夫,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前有比尔盖茨离婚这种爆炸新闻,后有“腾讯张军”的微博争议,这些视频的讨论度反而显得平平。
B站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在《后浪》的影响辐射下,是其中讨论度最高的。
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前排都是鼓励赞扬之语,比如等等,而拉到数十条评论之后,也有一些被点赞了上千次的另一种声音:
初中生能不能代表青年?实际上,“青年”本身的年龄段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初中生正在卡在这个时间段的边缘。
相比于小孩和青年之间的些许群体争议,青年和中年的群体对立、前浪和后浪之争在这次五四青年节的营销活动中,被再一次放大,正如一个观点所说。
反对者如魏武辉,在公众号发文《那帮中年人啊 请随便怼》,文中提到B站这条视频“让我这个中年人感觉被冒犯了”,他引用了友人的话,表示。
公众号“人间三角”的10万+推文《B站正在撕裂中国》,称B站的视频塑造了“百无一是的中年人”和“尽善尽美的年轻人”,作者说。
赞同者如“缓缓说”,他知道理想主义不一定能照进现实,但相信,尽管这种声音会给现实世界带来辩论和争吵。
不过这一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辩论和争吵的主战场并不在B站这条视频,而在“腾讯张军”的一条微博下。
在这条微博下,骂他“阴阳怪气”的,吐槽他“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嘲讽其是“资本家”的,都被点赞数十万。
从本意来看,张军这条微博更像是在自嘲,表达的是“各大品牌做了那么多策划视频,但其实年轻人对此并没有兴趣”,但基于他“腾讯公关总监”的微博认证身份,以及这句话本身确实存在的“模糊之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可以说,无论本意是什么样的,事态都朝着不可控的方向演进,其间甚至多有针对“腾讯张军”不由分说的言辞暴力。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去年的《后浪》,还是今年系列内容带来的系列争议。
欢迎分享转载→ 当《后浪2.0》们忙着致敬青年,青年正在讨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