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抖音教程 > 抖音资讯 > 本文内容

八角行为分析法——帮你抓住引流课的学员和家长,提升完课率!

发布时间:2022-09-22 02:0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312)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了多家线下机构负责人:你们的完课率数据怎么样?大家的一致反馈是:没有关注过完课率,更多关注的是引流课的到访率。大家以为只要到访率高了,后续的正价班转化也会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到访与转化之间,还有完课率这个关键点。

完课率是什么呢?只要把一节课上完了,就算完课率吗?不是。完课率包含整个周期:课前预习——上课——测评——作业/打卡(可能有的机构步骤不一样),学员完成所有步骤才叫完课。完课率可以分为当节课的完课率和整个引流阶段的完课率,它是后续正价课转化强有力的保障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完课是由多次互动组成,用户与你互动的次数越多,其成交可能性也越大其次,在引流课中,见效越快,家长付费意愿才越强,而完课是效果的前提。

目前市面上很多文章都在分享各种话术、奖品活动设置提高完课率,看起来详尽周到,于是你拿来即用,但中途某个环节突然卡壳,你可能就歇菜了。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底层方法论,没办法活学活用。

一、完课率底层方法论:八角行为分析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底层方法论:八角行为分析法。

这个理论出自游戏化实战》这本书,书作者叫Yu-kai Chou,是TED演讲人、行为学专家、顶级游戏化专家。曾为Google、eBay、乐高、华为等多家企业咨询服务

作者基于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们玩游戏理由基本上脱离不了八个核心驱动力:

乍一看挺懵对吧?我来解释我在18年前曾经也是网瘾患者那时候喜欢玩一款叫冒险岛的网络游戏,下面就以冒险岛游戏为例,来给大家讲讲这八角分别是什么。

游戏角色是拯救大陆英雄,这让用户跳脱出来,找到了在现实中未曾得到的满足感和使命感

当游戏角色不断升级,杀伤力点数也随之提升

游戏中设置了很多不同的任务,打怪、送东西组队,这让用户能保持新鲜

完成游戏任务后,角色会不断获得装备

游戏设定了限时打怪,比如晚上9点-10点登陆游戏打怪,可获得双倍经验

就如盲盒一般,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比如一起组队去打BOSS,战胜后获得N倍经验或珍奇装备

游戏中可以组队PK,还可以结婚,当时我大学室友的网恋就是这么来的

任务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不做当前任务,就无法解锁下一个任务。

当然,冒险岛这个游戏比较古老了,当下流行的是吃鸡、英雄联盟等,我们部门爱玩游戏的小伙伴对照了一下,发现套路是一样的:

二、如何应用在学员身上?

目前都提倡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所以,很多教育大厂如学而思、跟谁学、火花思维都在应用这套理论,让孩子从厌恶到爱上学习。

我家娃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升到二年级后,数学越来越难了,她有点跟不上学校的数学课,从而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后来我给她报了学而思网校的数学课,她上得很起劲,每周早早地做准备,并自觉完成所有环节,前后表现大相径庭。拆解了学而思的引流课后,我发现,他们是这样应用理论的:

由于市面上如何吸引学员的内容分析很多,目前不少机构也都在施行以上方法,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引流课只要能持续吸引孩子就够了吗?并不是,报班的决策者是家长,除了孩子的兴趣之外,家长会从课程质量、老师教学、服务等多个维度来考虑,最后做出决定。所以,你的引流课也要能持续吸引家长。

三、如何应用在家长身上?

具体怎么做呢?同样以学而思为例,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应用模型的。

目的:升华引流课的价值,与家长培养优秀下一代的使命感链接起来

具体做法:在每次开课前10分钟,助教都会给我语音,说明这堂课一定要参加原因

算是较高冷的家长,但老师每次这么说,我都回复得及时、干脆。讲真,我报名引流课的初衷,是想薅一把大厂的羊毛,学几个巧算方法就走。但老师这么一说,唤起了我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的使命感,从而对课程逐渐重视起来。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校长会问,文化课较容易链接家长的使命感,因为直接和分数挂钩,那么艺术类机构该从角度去做呢?我从校管家的客户——九五美术校长的朋友圈中找到了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从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情操方面着手:

目的:让家长仿佛置身于游戏,而孩子就是游戏中的角色,家长接收到正向反馈后,有一种角色养成的快感

具体做法:只要孩子完成后课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助教就会给家长发送反馈信息呈现形式卡片榜单

目的:多种花样,让家长觉得新奇,不会倦怠。

具体做法: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来。比如在学而思的引流课堂上,有一个亲子大挑战环节,即老师出题,看看学员和家长谁答得更快。

目的:用实际的回报来激发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具体做法:在学而思的引流课中,老师是希望家长一起参与的,而且将课的后半部分设置成家长会,凡是参与的家长,可以领取全年级专属资料。

不过注意一下,这里送的东西一定要与学科内容或者机构提供的服务相匹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学校的利益。什么意思呢?比如一家美术机构,设置的活动规则是打完卡后,可以获得玩具机器人,这就与美术机构不匹配了,很有可能会被薅走一波羊毛。

目的:给家长制造紧张感,让其重视课程。

具体做法:学而思这边的引流课是不予调课的。大家一定要有自信,别自我掉价,可以给家长设置参与门槛,错过之后没有后悔药可吃。

这里我举个例子,最近,我在某位大牛的公众号上,得知百家举办了一个训练营,我看到之后非常感兴趣,兴冲冲地要来了链接,准备学习,可没想到,训练营活动已结束,也没办法看回放,这让我心痛不已。虽然这期没能参加,但我心中暗暗决定,下一次报名我一定要赶上。

目的:唤起家长的期待和好奇心

具体做法:学而思在每堂课结束后,老师都会认真点评我家孩子的表现,同时还会出具学习报告,因为孩子每次的表现、老师的点评都是未知的,我尤为期待。

课堂点评很多机构都在做,但效果并不如人意。比如我给女儿报名的线下美术机构,每次上完课后,老师都会发一张作品点评,但她点评的大多是我能看到的、已知的部分:

我未知的部分如孩子在课堂上分享了什么,举了几次手,以及上课照片视频等统统都没有展现,所以我基本上是已读不回。

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教学老师的心病,为什么家长都不爱回复点评?

问题还是出在细节上。目前,也有机构做得很不错,他们会使用一些专业的家校沟通平台,如校管家的师生信。师生信中设置了维度评星、视频、图片、语音等多角度的模板,方便老师对孩子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点评。某头部机构向我反馈,做好点评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家长的满意度会随之上升,报名率更高之余,还乐意帮学校做转介绍,学校的业绩有了较大提升。

目的:一是让家长可以晒“优秀”给别人看,二是让家长在体验过程中,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具体做法:学而思这边做得并不完善,目前仅能晒晒榜单,而家长社交圈并没有建立起来。我建议在这个阶段里,可以对一些特别用心的家长提出公开表扬,或者邀请家长分享育儿心得。我女儿的班主任,就经常这么干。有一次,某位家长给班上的每名小朋友做了冰糖葫芦,老师公开表扬后,家长纷纷表示感激之情:

这位能干的家长能收获什么呢?我不得而知,但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加入某个教育社群后,群主邀请我做了1次经验分享,反响热烈,不少用户加我好友,与我探讨运营经验。虽然后续在群里我并没有那么活跃了,但我一直舍不得离开这个群,因为它我的社交资产。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用户在你的平台上社交资产越多,他就越离不开你的平台。

目的:人人都害怕损失,特别是那些你能力范围之内能轻松得到的东西,用“亏损”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

1)学而思的助教老师在完课后,会在群里公布孩子们的听课情况,上面清晰地展现孩子们的听课时长是否缺课一目了然,看到别家孩子都完成了,而自家孩子一路飘红,家长心里就会有亏损感。

2)任务清单,家长可以看到哪些任务已完成,哪些任务未完成。同时,助教也会提醒,今天你的孩子还有什么没完成。

以上就是学而思的“八角理论”应用,有的校长可能会问,我们自身资源有限,可能没办法做到这八角,有没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呢?

四、更灵活的组合运用

我们可以采取2+1的方法。《游戏化实战》这本书把这八个维度分为4个象限,前2个是:

1、外在、内在

左半边的三个成就拥有稀缺)是外在推动因素,右半边的三个(创意、社交、未知)是内在推动因素。

2+1的方法则是两个象限的混搭,比如外在选2个,内在选1个,或者内在选2个,外在选1个。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都用外在,或者都用内在呢?如果都用外在方式促进,虽然起初能保持动力,但后劲不足

以转介绍为例,很多学校都是以奖品来刺激转介绍,但是越做到后面越发现做不动了,一是家长们的“胃口”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奖励来刺激二是家长没法做持续地转介绍。其实这个原理就是刺激点都用了外在因素。如果加入内在中的“社交”会怎么样呢?比如前面说到的校管家课堂点评功能,老师做完点评后,家长可分享点评页面到朋友圈晒“优秀”,而该页面中支持添加学校介绍+留单信息,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家长的转介绍心理负担,同时又减少了学校的支出成本

2、白帽、黑帽

上半部分的三个(使命、成就、创意)偏正向鼓舞,我们叫它“白帽”下半部分的三个(稀缺、亏损、未知)偏反向促进,我们叫它“黑帽。

ps:白帽/黑帽分别代表正义魔法师和巫师,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白帽是用正常的手段来操作,黑帽是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这里的应用也需要2+1组合。比如,助教会更多地给家长传递正面信息:课程如何能帮助孩子提分、提高能力,久而久之,家长可能会疲乏,但如果给孩子做一个测评,测试后某项能力比较弱,而你接下来的课程刚好匹配,这样下来,家长基于害怕亏损的心理,完课率会提升很多。

《教父》这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对这套模型烂熟于心后,你会发现万物相通,以后不需要再盲目跟风了,学习使我快乐加油

-END-

欢迎分享转载→ 八角行为分析法——帮你抓住引流课的学员和家长,提升完课率!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 2013-2028 - it谈话网 版权所有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