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1 10:0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263)
互联网运营,是以数据为基础,为根本!而数据运营,便是按照运营需要,不间断的进行数据分析,并随时通过数据分析,反推或代入到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等运营中,帮助业务不断提升业务质效的精确性、指导运营决策、驱动业务增长的运营方式。
1948年9月12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拉开了序幕,由林彪(林总)统帅的东北野战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历时52天,顺利结束了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解放了东北。
我们都知道,我党的名将辈出,而林总的战争指挥艺术更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说彭德怀彭总是刚猛型统帅,那林总就是庙算型统帅,庙算者,周密计算,运筹帷幄,灵活机动也,而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辽沈战役的庙算。
程光的《往事回眸》中讲到,林总从红军带兵时起,身上就有个小本子,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每次打完仗,林总就亲自往上面添加数字,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数据习惯,一直到解放战争期间,无论林总有多忙,仍然坚持这样每天一次必作的“功课”,唯一区别就是红军时期亲自记录,到解放战争时,统帅三军,特别忙碌,自然是由参谋记录并汇报。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这期间,林总依然例常的“每日军情汇报”:
在战场上,尤其是三大战役这样规模的战斗,那数据是海量的,动辄成百上千的数据信息,更何况数据颗粒度细化到这样的维度,那数据更是复杂了。
面对这些枯燥无味的数据,很多人都并不在意,而且战役期间,各部门都非常忙碌,也都很疲劳,能用心留意、认真听取数据汇报,并随时做数据分析的,恐怕整个作战室里只有林总自己了。
同时,林总会根据每天的数据,映照到每天的指挥上,依托精细的军事地图,随时来观察和思考。林总的这种庙算型指挥风格,是非常细化的,他往往会计算到何时进攻,从哪些方向进攻,每个进攻方位多少火力配比等等,正所谓谋定而后动。辽沈战役之所以全歼敌人,取得大胜,都在于这些精确的部署,在于这背后的每一次的精细化数据分析。
在1948年10月23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并全歼守敌之后,挥师北上,与从沈阳出援的敌廖耀湘西进兵团相遇,廖耀湘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一时间形成了混战,战局瞬息万变。
到10月27日深夜,值班参谋做例常汇报。说他们下面的部队碰到了一个不大的遭遇战,歼敌部分、其余逃走。与其它之前所读的战报看上去并无明显异样,读着读着,林总突然叫“停!”他的眼里闪出了光芒,立即问道:“刚才念的在魏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你们听到了吗?”连问了三句: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思索,林总就已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猜想,不,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然后立即挥师,果不其然,是廖耀湘指挥所,最终全歼敌军,并活捉了廖耀湘
同样是两军相遇,我们看廖耀湘怎么判断的廖耀湘西进兵团拥有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1948年10月23日9时,凭借军队武器精良,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3天之后,寸土未得,频频受挫,使他西进攻打锦州的决心动摇,而后10月25日晚廖耀湘下令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行至台安附近便遭东野第8纵队第23师和正奉命由盘山北进的独立第2师阻击,廖耀湘又误以为是东野主力,到10月26日又打算向东撤回沈阳,被东野第6纵队堵住去路。
至此,廖耀湘兵团10万人马全部陷入东野重重包围。廖耀湘走投无路,仰天长叹:“10万精兵啦!老天呀!”。到10月28日拂晓,辽西会战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兵团司令廖耀湘中将、新6军军长李涛中将、第71军军长向凤武中将、第49军军长郑庭芨中将被浮。  
运筹帷幄之中,林总庙算,算无遗策,而廖耀湘一算二算三算都问题诸多,缺乏明确性,东野辽沈战役全胜也在情理之中了。
每年的电商大节双11/618,每年的春晚拉新、促活、存留,无一不是数据运营、数据分析的核心节点,数据运筹的是否明确、核心算法是否精细,都是每一次活动、用户运营的前提和根本!
-END-
欢迎分享转载→ 「数据运营」辽沈战役中的“核心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