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2 12:5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272)
正值毕业季,前些日子,对查重降重、论文答辩的苦恼情绪在网上弥散,在这些与论文有关的日子里问候翟天临,也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保留项目。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来自985名校的老师拍视频教你怎么找研究议题、做文献综述、写毕业论文、与导师沟通,是不是会心情舒畅很多?
现在,的确有越来越多老师开始做这些事情。“如何快速进入一项新的研究”“一本书解决你的论文写作焦虑症”“这样检查毕业论文,让老师无话可说”……这不是广告,这是短视频创作者“石头超”发布的一系列知识类视频的标题。
陈超老师B站视频主页
“石头超”本名叫陈超,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副教授,主讲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等课程,但他的短视频很少谈时事,而是专注于分享与学术研究有关的知识点和小技巧。过去大半年时间,他在B站上发布了一些干货很足的知识类视频,收获了许多年轻粉丝,经常被学生们催更。
作为大学老师,他将重点分享与探讨学者如何化身为知识视频的创作者,以及回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
一方面,我最开始是受到某平台的邀约,参与他们知识类视频的创作,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平台的调性和我不太符合,后面学生们就鼓励我去B站上投放视频,我就继续了知识类视频的创作。
另一方面,其实我本身对于新鲜事物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当下的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以及媒介平台我都会很感兴趣,也愿意去尝试。
对我来说就是方便原则,因为结合我个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来说,在读书、写作、学术研究以及考研的面试等方面,我会有一些经验可以与大众分享,能够最快速最便捷地产出内容素材。这些决定了我去创作知识类视频。
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个人性格的原因。首先,我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人其次,我是一个愿意接触新事物的人第三,我又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人格,希望自己能够被别人关注到,这一系列原因决定了我投入知识类视频的创作中。
如果是一个不愿意表达与分享、沉浸在自己个人世界中的人,尽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也不会去接触。归根结底,技术提供了知识传播的多种可能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但是作为内容创作者来说,你会不会去利用新的技术,这取决于个人的性格。
平均下来的话从构思到录制,再到剪辑上传,前后一共大概两个小时左右。
关于选题,我想到一个好的选题就会立刻付诸实践,接下来就会思考结构设计的问题,在脑海中有一个整体的架构,很少会制作脚本,所以整个过程就会比较简单迅速,未来我也会在剪辑方面多下功夫,视频的制作时长可能就会延长。
其实在这方面我也算是新人,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目前,从我视频的播放量、受众的反馈以及我自己学生的反馈来看,我的内容还是比较“阳春白雪”,呈现方式也会有一点晦涩。我觉得让内容变得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关键在于呈现方式。
于我而言,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我的论述习惯是先给出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总结,然后通过事例去证明,这也是大学课堂上授课的论述逻辑。但是现在授课的场景变化了,转移到了视频网站上,这就促使我思考,这种传统的论述习惯是否契合网络化时代下大众的阅读习惯?
第二,在网络化的虚拟空间里,需要运用一些网民所熟知的表达,比如一些网络的流行梗等,才会比较吸引虚拟空间中的社群,他们的认同感才会被激发。
第三,在事例选择方面,对于大学老师来说,选择的事例大多来自于学术著作,这就会比较晦涩,受众很难理解和接受。在网络空间中,需要选择受众所熟知的故事才能打动他们。
第四,在呈现方式会涉及很多剪辑的技巧,这也是我目前的一个瓶颈,是需要进行突破的。未来在内容和技术方面我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网络平台之上,大家喜闻乐见的还是故事型和趣味型的东西,之前我也听过一些成功的内容创作者的经验,比如说两分钟到三分钟之内就要有一个梗,有一个能够抓住别人的点等等,他们会切割得非常细致。
对我来说,我觉得更大的回报是自我价值实现,我的自我满足感是很强的。有更多的人通过我的视频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增长另一方面,我也会被更多人看见,这是一个双向价值实现的过程。
如果通过传递正能量从而提高学校的人气,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学校也会支持你。在工作单位里面有组织认可的话,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动力。
我觉得这和教师职业群体的特性有关。首先这个群体就是比较有分享欲和好为人师的心态,如果他本身没有这种心态,也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算选择了也不一定做得很好。
接下来,如果他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就会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所以从事知识类视频的分享,一开始可能是单位组织的支持和经济的回报,以及个人表达的需求。但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他持续做下去呢?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会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动因。
如果单纯从结果导向上看,大学老师进行知识类视频的创作,最终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拥有了更多的受众。至于是否会解构学者严肃权威的形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反而会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形象,让他们觉得更有接近性,而且你本身的身份就是大学老师,更加亲民的形象会让学生更加认可。
整个学术领域甚至是社会,对于学者的形象是有一个固定的认知和刻板印象的,觉得学者是需要有特定的穿着和打扮,言行举止也是有一套规范的,你只有习得了这套规范才会被认可,才会获得整个群体的认同。
其实再抽象一点,这是大众和精英的问题。对于大众来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能够捕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足够了,反而精英会有更多的要求。
我觉得应该不能算是“破圈”,这其实就是改变了传播的平台,“破圈”应该是指内容传递到了不同的圈层,单纯的供给量增加和传播平台的改变并不能决定破圈,对于学者来说最后能不能破圈取决于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最大的不同是在网络上做这些传播和交流,是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传统的教育,学校平台决定生源质量,决定了受众对象。而网络上,来自各个高校的学生都在看我的视频,此时知识的传播是没有差异化的。
我觉得“知识沟是否缩小了”这个问题很难下定论。网络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很严重的信息茧房,现在的互联网遵循用户偏好,基于用户兴趣进行信息的推送,这就可能会导致知识分享的局限。即平台是有五花八门的知识类视频的,但这些知识视频未必会推给所有人,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
从更大意义上讲,知识类短视频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可能性。如果你想要进行知识的获取,知识类短视频为你提供了平台和内容,这种可能性的获取是零成本的,在过去知识的获取有一定的门槛,而如今知识类视频的出现,打破了“0”的可能性。但是最终能不能把可能性变成确定性,取决于人本身的求知欲,这是受线下本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特质决定的。
是的。举个例子,学生们在观察或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时,如何获得更宏观、更多维的视角呢?这其实是一个“小题大做”,也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具备这个能力需要有三步。
我们在认识世界时,从政治学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从社会学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以及从传播学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有不同的视角和理论。而在这些不同的流派、视角和理论当中,他们的关键概念是什么?你得先有了理论的工具,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重新观察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从具体的现象联想到你曾经学过的某一个理论。
学术方法训练的核心就是掌握如何去检验和推断因果关系的过程,你学习一切方法的核心都是在这里,怎么做因果的推断和检验,这是所有的方法训练的核心。
有了学术的经验积累和学术训练,在不断的争鸣中思辨,这也是我们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之一,即训练思维。最后,学术实践要落到笔头上,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能够做到这三步,需要知识积累、方法积累和实践积累的漫长过程。但是,现在无论是我们做视频还是大家看视频,更容易接受的是“一招搞定什么”“一招教你完成什么”这类,换言之都是希望获得高效速成的东西。有些能力是可以快速学习模仿的,有些能力则是没有办法速成的,这是网上一些知识类视频的局限性,但我们应该承认并接受这种局限性。
欢迎分享转载→ 当大学老师开始用视频教你写论文,知识传播有变得更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