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0 10:5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1259)
最近一段时间,一个新的短视频形式火了:视频鉴定。鉴定视频的内容并不是具体的人或事,而是短视频内容本身,尤其是科普相关视频。
针对目前已有的一个视频,内容创作者会在全网搜集相关主题的热门素材,剪辑在一起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达到知识科普的目的。比如“网络热门生物视频鉴定”。
这并不只是一个视频平台的潮流,它有着全网火爆的态势,尤其在科普领域,已经掀起了一股“鉴定”热。在B站上,科技、艺术类视频鉴定已经拥有众多观众,而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军事、养生、美食等内容都开始成为“鉴定”的目标。
这股“视频鉴定”热到底从何而起,又为何能掀起一阵科普内容的新风潮?
“鉴定一下网络热门生物视频。”
关注科普博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的用户很熟悉这句话。他的“亮记生物鉴定”系列视频非常受欢迎,在抖音上每一集都能获得数十万的点赞,B站上也可以达到几百万的播放。
视频的模式很简单,将网络上近期热门的几条生物相关短视频进行汇总,配以解说,中间插入一些相关知识的画面,没有什么多余的包装。但各种冷门知识配上小亮幽默的解说,还是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将冷门知识讲得有趣”是无穷小亮最大的特点之一。
“无穷小亮”的本名叫张辰亮,是中国农大昆虫学硕士,《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博物》杂志的副主编。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鼎鼎大名的微博“博物君”。
2011年,张辰亮开始接手科普杂志《博物》的官方微博“博物杂志”,粉丝只有2万。从2013年开始,粉丝数一路攀升,现在已经达到近1300万,属生物科普界的“顶流”。张辰亮,也被全网亲切的称为博物君。
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改变了互联网科普。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和纪录片、长视频,短视频在科普领域似乎带有天然的优势,节奏快、内容具象、碎片化,为知识科普提供了新机会。
各种生物类知识视频大量产出,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乱象。伪科普视频层出不穷,大批缺乏专业知识的网民被迷惑其中,伪知识大行其道,“未解之谜”不减反增。
从几年前开始,网络上兴起“水猴子”热。
“水猴子”是传说中的一种水怪,现实中并没有其存在的确凿证据,但各种都市传说一直让大批网友深信不疑,短视频的兴起则为“水猴子”热更添了一把火。
“无穷小亮”就是靠水猴子火起来的。
2019年末,博物君张辰亮注册了抖音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短视频之旅,但视频的点赞量只有一万左右的水平,科普内容主题类型也较为单一。
2020年4月17日的一条视频改变了这个局面。
这一次,无穷小亮将“亮记生物鉴定”改为生物鉴定合集,在视频里,他对多个视频里的生物种类进行鉴定,对部分视频提供的错误信息进行辟谣。这条视频突然火了,抖音点赞量超过200万。
此后“亮记生物鉴定合集“成为固定项目,在B站上,每一条“亮记鉴定”都能获得上百万的播放量。在视频中,小亮不仅会严谨细致的进行生物鉴定,还会对各种“天方夜谭”的原视频进行吐槽,兴起了还会露面向镜头前的“无知网友”施以“重击”,他自带的独特冷幽默更让大批观众捧腹,弹幕上一片“哈哈哈哈哈哈哈”。
水猴子让小亮“封神”。几十条视频里,小亮乐此不疲地对各种千奇百怪的水猴子视频进行分析与辟谣,这带来了绝佳的喜剧效果。小亮也成了网友口中的“水猴子克星”,哪条视频没出现水猴子,粉丝们会“催稿”。
“亮记生物鉴定”的另一大特征是与粉丝互动。小亮经常在抖音视频评论区解答问题,并对下一期的内容进行取材,粉丝想知道什么,就“安排”什么。
“亮记生物鉴定”的水猴子时间
无穷小亮已经成为全网科普领域当之无愧的顶流,抖音粉丝已经接近1500万,B站粉丝已经达到了311万。复盘他的走红过程,招牌内容“亮记生物鉴定”功不可没。
这个系列的成功为科普领域提供了新参考,一股“视频鉴赏”热潮从生物学开始,向多个领域辐射扩散。医疗养生领域成为了先锋,最早的试水者,应该是“六层楼先生”。
“六层楼先生”是健康科普博主,微博粉丝200万。凭借着多年在女性健康领域的深耕,他被网友亲切的称为“老六”,专门解决“万千少女的小问号”。
2020年8月27日,他在微博、B站等平台推送了第一期“网络热门养生视频鉴赏”,在视频中,他将网络上一些热门养生视频汇总,进行鉴赏评价。
从HPV疫苗到妇科病,六层楼对视频中“医生”的各种“科普”进行吐槽,对“造成乳腺疾病的原因是抑郁情绪”“女性不结婚会有身体问题”等等言论展开反驳,并在视频最后直言:“愿意花时间视频科普是好事儿,但如果失去了严谨和科学,那就不是科普,而是造谣。”
视频的反响不错。“穿上白大褂就能胡说八道了吗?”“上首页,这样的辟谣太有必要了”评论区里各种支持,科普博主打击伪科普,让不少观众直呼“过瘾”。在微博上,视频更是得到了多位医学大V的转发。
除了视频内容外,视频的形式也备受关注。“网络热门视频鉴定”的模式,熟悉的套路,让不少人想起了“亮记生物鉴定”。评论里有人疑惑,“你就是无穷小六?”“我差点以为要进入水猴子时间”,六层楼则直接在微博评论里向无穷小亮致敬,间接承认了视频创意灵感的来源。
在医学领域,搞“亮式鉴定”的不止六层楼一个。B站UP主“小明的医路日常”就是另一个尝试者。他要鉴定网络热门疾病视频。
视频里,他针对网络短视频中的患者画面,科普着疾病的名称、病症、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同时对部分视频的错误说法进行着驳斥。视频第一期获得了89万的播放量,不少观众在评论区热烈讨论,甚至还有人“在线问诊”。
在热门评论里,一个发问引起了大家的同感:科普UP主怎么都开始“亮化”了?
B站搜索“网络热门视频鉴定”,能够看到各种内容。UP主“brid小鸟君”的《鸟君化学鉴定》,针对网络中的“化学科普”进行辟谣,对营销号开始“重拳出击”UP主“爆炸实验室”则热衷于揭秘网络热门视频中的科学原理,针对各种有趣的现象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科普。
不仅在物理、化学、医学这些科学领域,通过“亮式视频”做科普内容逐渐渗透到军事、文物、萌宠、美食、美妆等多个领域,各个专业的内容创作者们以此输出着各种知识,反馈也相当不错。
抖音上的各种视频鉴定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博主几乎都对“无穷小亮”有着不同程度的模仿,从剪辑模式到文案内容,甚至连说话方式都有着“亮的痕迹”。
针对这种现象,网友们戏称,全科普界开始了“亮化工程”。
“视频鉴定”形式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受到如此欢迎?一方面,现如今互联网上知识内容鱼龙混杂,营销号、伪科普横行,为博取流量传播虚假知识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现象。科普成了造谣,大众深受其害,需要高质量的内容进行“拨乱反正”,“视频鉴定”“视频打假”形式新颖,自然引起了注意。
另一方面,对于科普博主来说,相比独立科普内容,针对网络视频进行分析或解读,内容制作的效率更高,素材量大,不怕枯竭。而鉴定真假、吐槽伪知识这种“针锋相对”的模式更贴合受众的心理,更具话题点,科普内容也更有抓手。
“亮记鉴定”的视频形式也是易于复制的,在剪辑制作上难度不大,相似的模式天然吸引着受众,“视频鉴定”形式自带顶流热度也更利于视频传播。简单高效的产出加上立竿见影的效果,让“视频鉴定“这一形式广受欢迎。
“全员亮化”的局面正在形成,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第一个问题很尖锐,科普界的“亮式鉴定”到底是“致敬”还是“抄袭”?
在六层楼“网络热门养生视频鉴定”第一期的评论区里,针对此问题的讨论就已开始。虽然六层楼已经明确是一种“致敬”,但还是引来了部分网友的质疑:“这真的不是对无穷小亮的抄袭吗?”有人认为,一期视频的致敬可以理解,但做出单独一个系列让人无法理解,“模仿也要有度”。
“亮化工程”开始后,这个问题再一次引发热议。部分“亮化”科普博主不仅在视频形式上与小亮如出一辙,甚至在语气、语速和一些固定内容上都进行了模仿,除了科普的内容不一样,其他内容都开始无限“亮化”。
比如艺术视频鉴定UP主“站不起来的蒙蒙”曾在视频中模仿小亮的口头禅及“打镜头”,评论区有人毫不留情,“这样一直模仿小亮是没有出路的”“希望UP主有自己的风格”。
这样的质疑在每个“视频鉴定”视频下都会出现。在不少网友的眼中,一次玩梗很有趣,每次都模仿则是一种对原创者的不尊重。“一个博主想要走的长远,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视频形式并不存在原创的问题,它更像是一套模板,科普重要的是知识和内容,使用吸引人的视频形式无可厚非。
另一个问题则更难解决。“视频鉴定”基本分为两种内容,一是揭秘,二是辟谣。揭秘类型的视频鉴定往往关注热门短视频的内容现象,进行解读与科普,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平和。辟谣则没有这么简单,争议经常出现。
视频开头标明“鉴赏和评价不针对视频里的任何人,只针对其言论”,他还会对视频中科普的“医生”进行打码。
他发文表示,自己在网友投稿希望鉴定的养生视频中发现,部分医生是认识的同行,甚至还有自己曾经的老师。而这些专业医生的科普内容确实存在错误和瑕疵,坚持“视频鉴定”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冒犯,“陷入了两难之中”。除了冒犯,负面的评价也很可能会换来一封“律师函”。
争议还有另一个重点:“视频鉴定”者的水平问题也难以保证。
比如“爆炸实验室”的科学视频鉴定里,就曾有人从专业角度对其科普内容表示质疑。无穷小亮的“亮记视频鉴定”为何权威?不仅在于多年领域深耕的口碑,还在于小亮的严谨:针对自己了解的领域,他会拿出专业书籍进行论证而对不了解的领域,他也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选择咨询相关专家。专业背景的背书,是其科普令人信服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不少科普博主的水平难以界定,业余爱好者、民间科学家并不在少数。“视频鉴定”潮流中许多博主并没有详细的论证过程,只是简单的解释, 难以令人信服。谁都有做“鉴定”的资格吗?辟谣、打假者一定更专业吗?对于非专业领域的大众来说,扑朔迷离,难以分辨。
不专业的“视频鉴定”,也是一种“伪科普”。
虽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大视野来看,“视频鉴定”的火热也为知识科普领域带来了新气象。只要你的内容不够专业,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被“鉴定”的素材,从另一个角度督促着知识内容生产者提高专业水平和内容质量。
欢迎分享转载→ 鉴定视频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火了
下一篇:罗永浩带货,为什么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