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11:50:02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361)
你是否能想象,如果生活的日常就是每天都有满满一桌大鱼大肉等待品尝,会不会有更高的幸福感?
如果是东北菜,本就量大、味重,若再换成一个女生去吃,会不会更具挑战性?
假设一个短视频账号,没有其他内容每天都专注于吃,粉丝会不会看腻?
最近,在抖音短视频创作领域,笔者发现了这一角度题材的账号,或许可以在新一年为创作者们提供一些灵感。
01 
提到美食账号或许大家的第一印象多数还是那些发展较早,早期以中视频形式出现的账号,如密子君。或是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浪胃仙等。
上面的两位美食账号创作者,最开始都是以能吃为出圈特点,并且美食探索不限制地点,所在城市或是周边省份都有涉及。
但是本文要给大家介绍的,却是一个集中在居住地所在城市,并且所有作品都是单纯的吃东西的账号。
如图,这个来自辽宁大连,名为@快来请小公举吃肉的账号已经单纯靠吃收获了的粉丝。其中,部分置顶的视频作品,点赞数量也已经接近百万。
日常常规视频方面,点赞数量大约也是稳定在20万上下。
这个账号很有趣的一点就在于,它于吃东西这件事,并且重点都是在于对菜肴的展示,创作者在每一条视频中的出镜时长,其实并不长。
相比于其他美食类账号,如@大logo吃垮北京,是一个专注探店的创作者之前看KOL提到的@东北小强,则注重展示菜肴以及后的浪胃仙,开始变成以人物为的普通探店模式,而@快来请小公举吃肉,则是以菜肴的数量以及对菜肴丰富程度描述的风格打造自己的账号人设。
虽然在档次上,未能及类似@大logo吃垮北京那样的高度,但是基于多数粉丝的消费水平并不是每一餐都可以像大logo那样消费,以数量和丰盛取胜的@快来请小公举吃肉,显然要“讨喜”很多。
02 
既然是关于吃的账号,那么首先来看一下@快来请小公举吃肉都在哪里吃了肉。
@快来请小公举吃肉 作品分类:大姨家饭菜、下厨房、爷爷家的味道
如“大姨家饭菜”种类的视频,经常突出的就是大姨做菜香、。
“爷爷家的味道”则更多体现一些又好吃的菜。
基于对大量作品的持续跟踪观察,笔者为大家总结该账号的一些运营要点。
现在美食账号有很多,在短视频领域问题很严重。而题材又无非是自己做、探店、大胃王系列(已被要求禁止出现),所以在内容题材较为匮乏时,另辟蹊径从人设入手,打造一个每天吃爷爷家、大姨家饭菜的形式,会给观看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毕竟最终视频的重点都是吃,所以即使有差异也是微小的,所以就要提到下面我们要说的第二点,视频的展示角度决定了共情的程度。
以往“怎么做”类型的视频账号,重点是在“做”上,探店类型账号,重点是在怎么“吃”上。
但是我们经常会有的感受就是,明明看着好吃,为什么却没有想去吃的欲望。
对于一种食物好吃的描述,其实很大程度也决定了观看者是否与创作者达到了共情。
相比于“珍馐”等词对食物的描述,@快来请小公举吃肉所采用的则都是接地气的方式。
@快来请小公举吃肉 视频案例
例如,“这个鹌鹑蛋是被油炸过的”、“黄瓜是腌过的,水分捏出去之后特别脆”、“大姑还在红烧肉里放点板栗,面糊的”,这些句子可能作为商业文案不能拿到高分,但却都是在短视频中能让观看者的好描述。
很多账号的创作者无论是为了丰富内容,还是变现,最终都会产出一些植入或是强硬的广告内容。
但是相比于其他美食账号所采用的直接口述店铺名称方式,该账号所有的店铺植入都仅限于进行,内容上还是较多的进行美食的展示与描述。
植入商品也仅仅是在视频内容中设置一个露出,并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长去花大把时间介绍。
个人号(第二账号)
此外,针对个人角色的视频,创作者开辟了第二账号,美食账号依旧专注美食。
03 
之前我们经常提到的内容被喜爱的三有原则:,其实放在任何时候都是通用的。
如果说@大logo吃垮北京那样的美食账号,观看者无法感同身受,更多的可能是看重其内容有趣。
而@快来请小公举吃肉,依托家常菜肴与探店店铺菜肴的展示与描述,则让人极大的产生共鸣。
细致又接地气的描述,仿佛每一个粉丝都可以一起吃到。
欢迎分享转载→ 不把吃发挥到极致的短视频创作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