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抖音教程 > 抖音资讯 > 本文内容

从德西效应来分析,为什么不提倡用红包来做群促活?

发布时间:2022-09-17 22:00:02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326)

作为一个在教培机构做了好几年社群的运营喵,现在真的是越来越苦恼了。

因为我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拉新促转化,所以每次都会通过活动,建各种学习兴趣群。 

开始大家的互动积极性都挺高的,会讨论各种问题,但为了进一步提高群的活跃度和增加群的人数,我会时不时地发一些礼品或者红包,来促使大家分享转发

问题来了,虽然进群的人确实多了但是群活跃度反而没了,甚至一些转化的动作还没来得及做,这些群就都成了没人说话的死群。

 

后面就算我再怎么发红包促活,大家除了抢红包的时候发个表情包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互动了

这种情况我就只能通过不断建群的方式,来提高转化率了吗?

回答

特别能理解说这类情形,我自己平时也加了不少群,但就如你所说的,80%以上都是活跃两天就基本了无消息的死群。 

对于用户来说,一个群死就死了,无所谓,但对于做社群的运营人员来说,每个群可都是自己的心血,死掉一个,得心痛半天。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之前有个做社群的小伙伴在做一场裂变活动之后,高高兴兴地跟我说:

「C姐,我这次活动一口气建了50多个学习兴趣群,一开始就拉了1万多人进来,后面我通过发红包、小礼品的方式,又拉来了将近1万人,足足2万多人,太有成就感了。」

但没过两天,他就来找我哭诉:

「C姐,我建的50多个群,90%以上的群,基本都没人说话了,连发红包都激活不了。」

 

说真的,这种情况现在特别普遍,社群运营累死累活忙了好多天,拉起了一波群,结果不到天全成了死群,剩下全是一堆广告刷屏还在坚持,确实挺扎心。

奇怪的是,许多群刚建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挺活跃的,但到后面开始发红包和小礼品来促活的时候,反而不活跃了呢?

一、动机与行为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在社群运营中会经常看到,在其他事情上也会经常发生。 

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兴趣想学画画,你给他提供工具之后,他就会学得特别积极,也特别用心。 

但是当你对他说:「你今天学会这幅画,我就给你10块钱。」「你明天学会那副画,我再给你10块钱。」 

孩子一开始为了那10块钱,学得可积极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会觉得很没意思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是

比如成就感、好奇心、兴趣、自豪感,是我们的内在动机,如果一件事是因为内在动机而去做的话,我们坚持的时间会相对较长。

金钱、分数、职位等,这些则是我们的外在动机,如果一件事是为了外在动机去做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变化,而失去做这件事的动力。 

在运营群的时候,用户本来一开始是因为兴趣进的群,所以发言、提问都很积极。

但当运营人员为了扩大群人数,利用红包或者小礼品的方式来促活的时候,群的味道就开始变了,大家就都等着你发红包来活跃气氛,抢完红包立马就撤了,再也没了刚开始讨论的那种积极性。

二、德西效应

这种现象在心理上有个专有名称,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发现和提出来的。 

这个理论认为,如金钱和奖赏,他们将来在从事这些活动时,会变得缺乏内在动力。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德西在1971年专门做了一个实验。 

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论能不能解答出来,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奖励。 

第二个阶段,将学生们分为两组,实验组的学生解答出一个难题,就能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学生跟第一个阶段相同,没有任何报酬。

第三个阶段,为自由休息时间,学生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还在解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实验的结果是,有奖励这一组的学生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但这些学生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他们的兴趣衰减的很快。 

而没有奖励这一组的学生,则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他们的兴趣还在增强。 

最后,德西得出的结论是:

这种规律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 

为了让大家能够形象地理解这个效应,我们可以再来看个故事。 

一位老人的家门前,有一群孩子经常在那里大声嬉闹、鬼哭狼嚎,吵得老人实在难以忍受。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老人想了一个办法

他先是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达我的一点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跑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继续给他们发钱,但这次只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并解释说:「我没有什么收入,只能少给一点了。」

15美分也还可以,孩子很满意,兴高采烈地走了。 

三天,孩子们又来打闹,而这次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不高兴了:「一天才5美分,真没劲,以后再也不来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其实利用的就是孩子们的动机,他把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最终改变了孩子们嬉闹这一行为。

三、提供内在价值

那么,这个理论对我们做社群,能带哪些启示呢?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现在做社群运营的许多小伙伴,已经习惯了用红包来解决一切和群相关的问题。

比如没人说话了,给群里发个红包要发活动预热了,给群里发个红包要提醒用户打卡了,给群里发个红包......好像发个红包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这样做真的有用吗?其实许多时候用处真的不大,最多就是收获一波「群主好人」「谢谢老板」「赞赞赞」等礼貌性的表情包,有的甚至连表情包都懒得发,抢完该潜水还是潜水。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你应该先想清楚他们进这个群的目的是什么,反正定不是为了抢红包来的。

比如你拉的是一个想给孩子报少儿编程课的家长群,他们的兴趣点肯定是想了解编程相关的东西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多制造一些和孩子学编程有关话题

比如,孩子几岁开始学编程比较好?学编程对孩子都有哪些好处?学编程会不会影响孩子其他的学科

抛出这些话题,都不要你去促活,家长们自己就会活跃起来。 

有时候,你建的可能是已经报过你们课程的家长群,同样也需要保持群的活跃度。

怎么办?不可能每天给群里丢个红包,让大家热闹一下就完事了,你需要弄清楚家长到底关心什么。

他们关心什么?肯定是孩子啊,孩子的学习、孩子平时的表现学校能够孩子提供的价值等等。

这时候,你就可以针对这些点设计一些可以给家长提供内在价值的东西。

比如,孩子报的是绘画课,你就可以给群里发孩子画得不错的画,或者孩子在一些绘画比赛上的成绩等等,这样很容易就会引发家长们的自豪感,群的活跃度也自然而然就有了

[1] Deci, Edward L.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8.1 (1971): 105.

[2] Deci, E. Koestner, R. Ryan, R. (2001). "The pervasive negative effects of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Response to Cameron (2001)".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1 (1): 43–51. doi:10.3102/00346543071001043

-END-

欢迎分享转载→ 从德西效应来分析,为什么不提倡用红包来做群促活?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 2013-2028 - it谈话网 版权所有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