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抖音教程 > 抖音直播 > 本文内容

打工人的赚钱逻辑 - 打工篇

发布时间:2022-05-16 15:2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347)

今天是黑天鹅横飞的2020的最后一天,先祝大家2021新年快乐!2020洗礼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很多人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希望大家这年的华丽转身,掀开2021绚烂的篇章

年终,又是总结展望的时刻读者小伙伴们说,相比互联网趋势”或者“产品修炼之道”,大家更感的兴趣是怎么挣到更多钱。那我们就聊聊挣钱的逻辑本文分两篇,第一篇谈打工,第二篇谈创业。

今天的年轻一代,消费极具个性,肯为喜欢的事物一掷千金。“悦己”的消费观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怎么挣到钱”成为萦绕大家心中的重要课题。蓦然回首,我毕业已经快20年了,创过十年业,打过十年工,一路走来,中国经济风起云涌,企业潮起潮落,从收入微薄的初级职位到年薪可观的大厂高级职位,颇多感触。通过这个主题,做些打工挣薪资的逻辑总结。本文按毕业后的时间线来分,把打工之路及其背后逻辑分为毕业0~2年,2~6年和6~20年三阶段,再往后多数人可能步入中年危机,先不谈我还缺乏体验的阶段。需要说明,下面是我结合个人经历和观察的主观观点,受到我的视野和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仅供参考。

1

打工一阶段:毕业0~2年

这个阶段,找个好工作是关键。

有的同学拿到大厂的offer,年收入十几二十万,有的同学找了个收入不高的工作,这时可能会存在1~2倍的差距。而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个人层面主要如下因素影响:1. 学历大家临毕业普遍关心该继续深造,还是出来工作。事实只要过了本科线,学历对找个好工作影响有限。同一企业,硕士虽比本科拿到的薪资要高一点,但工作三年加的薪,正常讲会多过学历差别。我团队里多次出现两个同班同学,硕士毕业加入的在本科毕业加入的同学手下,有时甚至不止低一级。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两个状况是有帮助的:

1) 鲤鱼跳龙门,从一个普通学校转到名校甚至世界名校,把背景做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会有长远的益处。

2) 想搞科研、留校、去机关、国企,或者特别看学历的地方

否则年龄等人,早点在职场起步会更主动。学历在职也可以读,还不耽误职业发展。2.  学校档次这个很好理解,学校越牛,机会自然越多。这里会有一个疑问点:是选好一点学校差一点的专业,还是选差一点的学校好一点的专业?招聘角度,无疑学校更是压倒性因素。现在就业,也大比例不受专业方向限制。而且毕业学校是自身背景的重要一环,专业则被提及得要少很多。3. 学校所在的城市同档次的大学,有的在一线城市,有的在二三四线城市。别看学校档次接近,工作机会差距巨大。一个城市机会多不多和行业很大关系,但总的来说北京上海深圳的机会要远多于其它城市。其中深圳一流大学较少,却有很多一流企业,城市入户政策宽松,是毕业生找工作的理想去处。4. 实践/实习经验我感觉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作用有限,各类证书也是次要的。企业招聘毕业生,在同等学校条件下,通常会优先录取具有对口实践经验的学生。实践3个月不够,6个月或更长为佳,没实习过会比较欠缺竞争力。实习的关键目的不是挣点零花钱,而是为找工作累积竞争力。 学校+实习经历,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毕业生的两大筛选器,剩下就是面试的发挥了。5. 面试主动性面经不是本文重点,但有两个提示:1)霸面不妨一试。去顶尖企业面试现场充满诚意地等待求面试,也许能得到一个机会。我自己在校招时,对充满诚意跑来“霸面”学生,时间允许有时是愿意给个机会的。诚意可嘉,也许有惊喜呢?违反规则鼓励,但突破常规、积极主动有勇气却往往是成功要素。2)面试时没答好的题,回去研究后尽快设法跟面试官联系,给出补充回答。这么做的人是极少数,但大概率有翻盘机会。其实这同样是积极主动的体现。6. 企业、岗位和职位无疑薪资也颇受企业定位的影响。很多同学拿到多个offer,会很纠结。有的企业有名一些,有的钱多一点,有的是大企业次要岗位,有的是小企业核心岗位。怎么选?我的观点是,这个阶段钱是次要因素,因为都没多少钱,也差不了多少。跟未来的薪资100对比,此刻的薪资,不管是1还是2,其实是基本相等的。但岗位是重要因素(不是职位,岗位是指产品、运营、技术、HR、客服这些)。选择一个自己长远感兴趣的岗位很重要,因为随着积累,将来改变方向的难度和代价都会越来越大。在同等岗位下,职位高低就不那么要了。比如大厂的产品经理助理,和小厂的高级产品经理,我觉得还是选择大厂。刚毕业能力经验都几乎是空白,也没有职业背景。能去大企业学习并给自己的背景镀金,是有长远帮助的。7. 城市、行业的选择这两者的变动成本其实都还是挺高的也会很大程度影响收入水平。去了一个城市,未来在这个城市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是更大的。大城市有众多的大企业,尤其是北上深,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不过,切换城市代价也相对有限,主要是搬家麻烦一点,买房和落户需要重新计算纳税时长,但和行业切换相比,代价要小一点。行业则建议要更加慎重地选择。如果毕业时没有选择进了一个不喜欢的行业,要换尽早。如果可以接受,建议尽量稳定地在一个行业发展,耐心积累行业知识。此外,这个阶段千万别去浪费时间学习理财,因为也实在没多少财可理。如果有一点小积蓄,找个风险不高的基金放着就行了。集中精力提升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是关键。除非你就是金融行业的,正在走向基金经理的路上。最后,这个阶段挣多少工资,在长远视角来看都是不足道的小钱,够基本生活就行。在职业生涯早期过多地关注钱,未来更可能赚不到钱。此刻的一切,都是在为将来的发展铺路,提升自身价值是核心。

2

打工二阶段:毕业2~6年

这个阶段,跳槽的人收入占优。

这个阶段,同班同学的收入差距可能会放大到2~3倍。跳过几次槽的人总体该阶段占优。加薪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升,一般总盘子会严格控制,5%~10%较常见。这个均值分下去,除非有职级变化,否则也只能是5个点上下。对于收入不高的同学,涨幅有点微不足道。而跳槽加薪的逻辑是,从一个A企业低定位的“坑位”跳到B企业高定位的“坑位”,企业对新入职的员工会进行全新薪资定位,或者直接替换一个离职的高定位的员工,不涉及薪资普调,对成本影响很小。所以跳槽的薪资涨幅30%~100%都很常见。说到这里,必须强调,通过跳槽来加薪,代价是要好好掂量的。跳槽,在原企业累积的信任只能放弃,工作实践的延续性会被中断领域知识会重置,经历会碎片化。同时,新起点意味着不确定性。万事开头难,一切要重新学起,信任要重建,上手过程会相对辛苦。最重要的是,除了用人单位会反感,多次跳槽在二阶段薪资占优的人,大概率会丧失三阶段上位真正高薪的机会。所以,如果在当前岗位干得心应手,领导信任,企业状况良好,工作也是自己感兴趣的,强烈建议踏踏实实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养精蓄锐,等待良机。切勿缺乏耐心,企业或个人遇到短时间的困难或发展阻碍,就心浮气躁急于换工作。工资多少是暂时的,优秀的人,钱迟早会来,而且可能会多很多,只是要为此做好准备。跳槽需要考虑如下方面:1. 跳槽频度跳槽多了简历很难看。HR和用人部门,普遍反感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前几段工作如果大多不到一年,基本很难拿到好机会了。入职后有个培养期,随后建立信任,这个过程里新人贡献很有限。谁都不希望招个人培养完没多久就走了。尤其是,离职对项目和部门人员稳定性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部门编制减少。在一个企业任职平均时长三年是需要的,至少两年。2. 行业延续性

行业延续性很关键。互联网在早期垂直行业个性偏小,走到下半场,会回归渠道本质,精细化的时代,行业特性越来越凸显,领域知识越来越重要。而行业知识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因此跳槽频繁换垂直行业,会不断从零开始,对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中后期,个人竞争力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行业知识。

3. 岗位延续性

建议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方向。不同岗位的能力特点完全不同,转岗会很大程度上重置过去的积累,往往得不偿失。如果不喜欢当前岗位,要转就尽早。在企业内部转岗会带着一定的话语权,相比跳槽转岗,可能会得到更多支持,但也要等待时机。

4. 行业与企业趋势

“势”的不可抗拒,是我这一路走来体会最深刻的。个性上我喜欢有挑战的事情,喜欢力挽狂澜的感觉,不喜欢躺在大树下或风口上蹭红利,而危机中的企业往往也更渴求人才。然而,“大势”不对,成功翻盘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我曾多次尝试帮助逆境中的企业力挽狂澜,付出了艰巨的努力,结果都不尽人意。

除了经济本身具有周期,从产业到企业,也都有周期。起势落势,是无法避开的规律。刚起势时,还看不清产业和企业的未来,像**,有的只掀起一个小浪花就过去了势头显著时,往往也已跟风者众多,泡沫严重。你知道好的大家都知道好,趋之若鹜地一波波扑进去,最终往往死伤狼藉。

所以大家在选择企业时,要看势。最不能选夕阳的行业和企业(不过要仔细判断是刚过愚昧山峰后的下滑,还是真正的夕阳),最好也别选如日中天的东西,最理想的选择是快速上升中的行业,比如今天的5G、AI、国产芯片相关产业。

这个点,极其关键。

5. 跳槽路径

如果说刚毕业靠运气,那么后面路自己可以把握。一个合理的路径是,从小企业开始积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去大厂刷背景,干到中层职位后出来到中小企业独当一面。虽然大厂坑位普遍是螺丝钉,但毕竟工作方法、思路、视野、系统会更领先,对思维提升是会有帮助的。

3

打工三阶段:毕业6~20年这个阶段,事业有成的人挣得更多。

作为打工人,大企业高职位通常都对应着高薪资。这个阶段,同班同学年薪差距放大到10倍甚至50倍以上很常见。这里不谈“灰色收入”,这不应成为目标

互联网大厂新入职员工薪资-职级对应表(来源:知乎)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到,做到大厂高级总监(上表的上限级别大约是总监级别),数百万的年薪是均值,做到副总裁或以上,过千万也不难。这还不算早期进入大厂拿到很多股票后来价值飙升的情况

打工人的收入平均水平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工资中位数仅六千多,杭州深圳五千多,80%以上的打工人月收入万元以下。不难结论在职场走到高处,薪酬完全是在两个世界。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走上去?我的观察,走上企业高管职位拿高薪的人,通常有下面几种:

1. 随企业共同成功。在一个迅速发展的企业埋头耕耘,随企业成长,在企业成功后身居要职。BATJ**早期团队的核心成员均是如此。当然,赌对企业也需要运气,但稳定地随企业走过漫长征途是前提。

2. 在一个大企业耐心积累,熬到重大机遇降临这样的情况其实看到得很多,比如企业内部高层更迭,能坚持的人逐步上位企业组建战略分部,获得新部门的核心机会。这里最大的关键就是要能坚持,还要有运气。

3. 跟对人。大企业职场很复杂,单纯靠自己的努力发展往往有很多几乎过不去的坎儿。跟对一个前途远大的领导,是走上大企业高管职位的一个重要姿势。找到能干、有前途、重情义、肯分享(几者互不相关但缺一不可)的老板非常关键,然后就踏踏实实跟紧他,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一个人在顺境时往往人人趋之若鹜,逆境时则尤恐避之不及(我们看看朋友圈点赞就可以看到世态炎凉)。然后,只有深得信任的人才会被坚定地提携,而逆境中不离不弃是赢得信任的重要条件。这就像**,看准了,就赌下去,别摇摆。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信任不是八面玲珑擅拍马屁可以取代的。

4. 取得重要成绩。比如负责某个重要项目并取得重大成功、获得某个重大专利写了本爆款书、早早踩在一个日后的风口、具备某种技能而该领域后来成为某大企业**的重点,等等。这类情况,能力幸运地被完全放大,通常不是真的能力过人。虽然运气是主体,个人能力也不能完全没有。

除了最后一种,前三种都有个前提,就是忠诚,对企业的忠诚或者对领导的忠诚。频繁跳槽的人,基本都与此无缘。碰到好运气,或者马屁拍得好而上位,也都是有的,但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当然,靠关系拼爹上位的不算。

最后,也是最难的是,做大企业高管需要强大的职场生存能力,爬上去难,不栽下来更是难上加难。情商会超越智商,职场生存技巧会超越业务能力,表现本领会超越实干能力,站对队会超过办好事,这是“江湖”中无奈的现实

我们看到,在二阶段,频繁跳槽者的薪资优势,在三阶段基本会丧失。别想着我一、二阶段先跳着,三阶段再稳定下来。人在不断用行为定义自己,碰到诱惑或风险就轻易离去的人,基本与高管绝缘。当然,稳定不意味着成功,在没有发展的企业不动的人,往往也不是因为忠诚,而是喜欢呆在“舒适区”,或者收入已经超越能力而动不了。所以,最终会形成一颗橄榄,中间是跳槽的人,两头是稳定的人。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已经有了一定积蓄,如何理财、如何渡过中年危机,会是相对值得操心的事情。但是投资理财跟上通胀不难,要发财是个小概率事件。中国股市楼市和产业变革已经渡过最猛的红利期,从“乱”走向“治”,后面会是所谓的“白银时代”,扎扎实实靠本事吃饭比投机更重要。下面列几个在我实际人脉圈中走到大企业高管的朋友的不同的路径:甲:出国留学,毕业后加入某著名咨询公司,回国后成为张一鸣创业时的战略合伙人,公司发展为互联网巨头,功成身退。除了从咨询公司到头条,没跳过槽。乙:在大型民企耕耘多年,逐步走上高管位置,随后转入某大银行,成为银行高管。毕业20多年跳过一次槽。丙: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加入卓越,就此进入起步不久的雷军系。虽未加入小米,但日后多次换企业,均得到身后强大人脉的支持,除了创业几年,始终在知名企业任高管。丁:在传统零售企业起步,积累多年零售经验。中国电商兴起时加入尚在早中期的某著名电商企业,该企业不断发展,他能力突出事业心强,在高层人事大变动后晋升上位。后虽有变动,始终保持在高管序列。戊:在上国投耕耘多年,收入平平,默默无闻。终于等到上国投与摩根共同组建上投摩根的机会,成为筹建团队一员,随后一跃成为基金公司高管。再后出来组建私募基金,事业风生水起。上述除了甲早早退出江湖,我也看到乙丙丁戊都过得非常不容易,职场浮沉,心理压力沉重。其实,相比挣更多钱,可能活得开心一点更重要。放下在职场中苦苦求生的面具,遵从自己的内心,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个钱和职位以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价值,也许更是人生真谛。下面再聊聊怎么才能幸福

4

怎么才能幸福

谈到赚钱的逻辑,免不了要说说终极目标 - 怎么才能幸福。赚钱,不就是为了生活更幸福?然而,很有钱的人,往往不如没多少钱的人幸福,当然最不幸福的是殚精竭虑想要有钱却始终没钱的人。

我的观察,在一线城市的同学,节奏快,竞争激烈,普遍压力沉重,辛苦忙碌。多年压力之下,常常身心俱疲,健康也受到影响。而三四线城市的同学,有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够用,干活不累,钓钓鱼,打打牌,吃吃火锅,陪陪家人,大比例很幸福。光鲜亮丽的“体面”的工作背后,往往是压力和艰难。大企业职场,其实特别累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企业聪明人又特别多,做到核心业务或职能部门经理或以上,包括副总裁,CXO,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抢资源,争地盘,攻防战,选边站队,长年斗争不休,关键能力不再是做事能力,而是职场生存能力。因此,下面几点是幸福的要素:1. 知足常乐,别攀比。收入多高,都有人更高,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只要温饱不是问题,不要总是羡慕比自己挣得多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多看看比自己能干还挣得比自己少的人。控制一下自己,别总打听别人挣多少。我看到大企业高管很多明明收入不菲,早已财务自由,却压抑自己苦苦求生,活得卑微,何苦。2. 着眼创造的价值。大家在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也不断创造着价值。想想自己做的产品,给多少人提供了帮助,带来了方便,就会很开心。如果一味着眼能不能加很多薪,有没有年年升职,往往不快乐。衡量自己的,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表层的薪资职位。3. 别焦虑,别杞人忧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靠贩卖焦虑挣钱。一波波风口,成就并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挣这些猪的钱的人。比如直播兴起,最赚的不是主播(除了极少数头部),而是MCN和主播培训机构知识变现,赚到钱的不是知识大咖伪大咖(同样除了极少数头部),而是那些平台。不要光盯着头部,要看全局,看长远。4. 不要太担心年龄。现在很多人担心35岁以后要去滴滴、送外卖,无比焦虑。其实要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太年轻,KPI驱动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经验拼不过体力,能力拼不过年龄,形式化的加班胜过真正的贡献,价值取向畸形。但再过些年一定会改变的,我们拭目以待。我深信一个产业成熟时,竞争力会在于人的底蕴和价值,而非年龄和体力。同时,收入、职位会和能力挂钩,和年龄脱钩。国外大厂很多人退休时,也只是一线的产品经理、程序员。5. 持续学习,提升自我素养。想想马斯洛金字塔,能否得到认可,如果只是依靠某个公司头衔,这是暂时的,容易失去。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可以输出给行业,在言谈中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迅速得到认同,而不是靠沾某个企业职位的光,会开心而有安全感很多。最后,祝大家打好工,挣到钱,2021一帆风顺,过得开心。

欢迎分享转载→ 打工人的赚钱逻辑 - 打工篇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 2013-2028 - it谈话网 版权所有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