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1 05:50:01源自:https://www.it-th.com作者 :it谈话网阅读(242)
掌门1对1,中国中小学在线一对一教育知名品牌。专注为4-18岁孩子提供高品质在线一对一定制化教育服务,其中包含了全学科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截止目前,掌门1对1在全国600个省市县注册学员已超过6000万,已成为垂直领域领军企业。
根据不同教育行业的数据,截止到10月份,目前免费课单个流量获客成本为70元至120元不等常见9元体验课单个流量获客成本200元至350元不等常规正价课程单个流量获客成本为2000元至 3000元不等。线上获客成本相较2018年大约增长了3-4倍。
面对高昂的公域获客成本,对于教育机构而言构建自身的私域流量池至关重要。相较于微信个人号,企业微信额外提供了用户的 UnionID ,使得企业得以将用户在公众号、H5、APP、官网、小程序全域中对客户进行统一的画像和标签,因此,企业微信成为用户私域精细化运营的最佳落脚点。掌门1对1使用几何裂变工具构建的企业微信全自动化裂变获客和转化营销链路。将正价课单个流量的成本降低到1000元左右。
6、企业微信3分钟/1天后自动给用户推送消息
在教育成本高涨的今天,“免费”的教育产品非常有效且有针对性。
掌门1对1使用几何裂变的企业微信任务宝的玩法,邀请朋友扫码添加企业微信好友完成助力,达到指定邀请任务目标后,即可免费领取教育产品。
家长们的朋友圈往往就是其他家长,在分享的过程中精准地触达其他家长。好友只需添加企业微信号即可助力成功,如果对活动奖品感兴趣则会继续分享转发海报,形成裂变循环。
掌门1对1创建了企业微信任务宝的产品矩阵,按照学生年级(小学、初中、高中)、产品类型(学霸笔记、高分宝典、知识大全、文具、名著等)划分。
引流产品是在客户购买正价产品前与客户的第一次接触,引流产品设计的好,客户才会对你产生信任,关联性越高,转化正价产品的几率越大
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孩子好、避免孩子学坏,是家长最关心的利益点。掌门1对1选择各类教辅资料作为精准的引流产品,并且区分不同年级,比如学霸笔记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根据参与不同年级的企业微信任务宝活动进而完善用户标签。
1.海报大多红色、黄色、橙色搭配,抓人眼球,制造出火爆的感觉,刺激用户眼球
3.海报主标题0元领、包邮免费领吸引用户注意,且字体足够大,及时没有点开海报也能清楚看到标题内容
4.紧迫感+行动指令:二维码旁边,限时限量制造用户紧迫感长按扫码加老师速领+指纹引导,给出明确行动指令,引导用户尽快参与活动。
通过企业微信任务宝获得了用户,之后的转化才是企业盈利的关键。掌门1对1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式激活企业微信用户,转化试听课。
企业微信资料页除了解决用户信任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变现入口。
家长添加老师企业微信时,企业信息展示增强客户信任感免费领课、0元领书、学习资料引导家长点击,其中0元领书进入企业微信任务宝聚合页面,可选择不同的免费教育产品参与活动免费领课、学习资料领取时自动获取手机号,预约试听课程。
家长扫描海报二维码添加企业微信,企业微信自动发送欢迎语,提示赠送学习资料,家长点击链接领取时输入手机号、年级、学科,领取资料同时预约试听课。课程顾问电话沟通学生情况,预约试听时间。           
家长添加企业微信后3分钟/第2天早上7点/第3天早上7点自动推送免费课程,家长点击链接/扫码/进入小程序/网页,输入手机号、年级、学科,预约试听课程。
1.家长参与不同活动打不同标签,基于用户标签推送不同试听课程,精细运营,提升试听课程点击率
2.赠送课程形式多样,重难点汇总,真题讲解,公式大全等,切中用户的某个痛点,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3.使用几何裂变的企业微信sop计划推送形式多样,文字+二维码图片,文字+网页,文字+小程序,不断给客户视觉新鲜感。这里看到一个小技巧,文字中只有一个短链接时,同一个链接分行放3次,提升点击率。
家长添加企业微信后,引导进入不同主题社群,如期末提分群,通过社群剧本引导家长转化试听课。
掌门1对1建立的社群均为小群,且根据企业微信标签自动拉群,一定程度上防止教育行业的社群刷子。
添加企业微信后不定期推送企业微信任务宝活动,或者赠送免费体验课,引导家长参与活动/试听体验课,转化正价课程。
家长参与不同的企业微信任务宝活动添加不同老师的企业微信,多个企业微信留存用户
家长添加企业微信后,会再引导进群,把家长同时留存到企业微信和社群。
掌门1对1在家长试听阶段通过售前沟通不作推销、保持体验课的高质量、产品设置价格阶梯等方式,有效提升复购和转介绍。掌门1对1的续费率超过了80%,甚至还有1位家长转介绍20位家长。
-End-
欢迎分享转载→ 案例拆解|掌门1对1如何从0裂变30万企业微信用户
上一篇:案例拆解 | 长投学堂分销体系
下一篇:用户激励体系搭建策略